《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》新标准出台 精准满足患者营养需求
近期,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发布了3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2项标准修改单。值得关注的是,《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》在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》(GB29922-2025)的基础上,进一步明确了特医食品的产品分类和具体技术指标,为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了专业保障。
肿瘤专用营养食品的定义与特点
这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能够作为单一营养来源,充分满足肿瘤患者的特殊代谢需求。新标准在配方设计上突出了六大核心特点:
1. 高能量密度设计
标准规定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的能量密度不低于1.2kcal/mL(液态产品或可冲调为液体的产品)或1.2kcal/g(直接食用的非液态产品),显著高于普通全营养配方食品0.7kcal/mL或0.7g的标准,更加契合肿瘤患者的高能量需求。
2. 优质蛋白质含量提升
要求蛋白质全部来源于优质蛋白,且含量不低于4.0g/100kcal(高于全营养配方食品的3.0g/100kcal),有效改善肿瘤患者肌肉蛋白质合成不足的状况,降低营养不良风险。
3. 科学调整糖脂供能比例
标准设定脂肪供能比为25%-50%,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30%-50%。考虑到肿瘤细胞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,对脂肪酸和酮体利用率较低的特点,这一调整更符合肿瘤患者的代谢特征。
4. 明确n-3脂肪酸含量标准
n-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和炎症因子的作用,能够改善肿瘤恶液质,提升患者生活质量。标准要求n-3脂肪酸(以EPA和DHA计)的供能比应为1%-6%,其中EPA含量不低于50%。
5. 优化微量营养素配比
参考GB 29922-2025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指标(10岁以上人群),结合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》及国际相关推荐量,对部分微量营养素的含量范围进行了合理调整。
6. 新增多种功能性成分
在GB 29922-2025可选择性成分的基础上,增加了精氨酸、谷氨酰胺、亮氨酸、β-羟基-β-甲基丁酸盐(HMB)等成分。临床研究证实,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、降低感染风险、促进肌肉蛋白合成,可在规定含量范围内添加使用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