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护“舌尖安全” 共筑健康防线
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提醒: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”,食品安全是民生之基、健康之本,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。
2025食安周:尚德守法 共享安全
新一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将围绕“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”展开,强调以道德为根本、以法律为准则,汇聚社会各界力量,共同保障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让科学饮食观念融入日常生活。
选购环节:把好安全第一关
选择正规场所:优先在证照齐全的超市、农贸市场购买,远离无证摊点,杜绝来源不明的食品。
细查产品标签:认真核对生产日期与保质期,查看配料表中是否含有不明添加剂,确认生产企业及“SC”生产许可证号,不购买标签信息不全的商品。
观察食材品质:肉类应挑选有弹性、无异味的;蔬菜要选外观新鲜、无腐烂或霉斑的;水产品则应选择鲜活或冰鲜产品,避免购买反复解冻的冷冻品。
储存要点:预防变质与污染
生熟分开存放:冰箱内,生肉、海鲜等应密封后放置下层,熟食及即食食品放于上层,防止生鲜汁液污染熟食。切生食的砧板、刀具务必与处理熟食、水果的分开使用,严防交叉污染。
精准控制温度:冷藏室温度建议保持在5℃以下,冷冻室应不高于-18℃。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宜超过2小时,夏季高温环境下应缩短至1小时内。
合理规划时长:绿叶蔬菜冷藏最好在3天内食用,肉类冷冻不宜超过3个月。需谨记“冰箱并非保险箱”,过期或变质的食品应及时处理。
食用规范:煮熟煮透 规避风险
充分加热煮熟:肉类、蛋类及豆制品等必须加热至中心温度达70℃以上(例如鸡肉应煮至无血丝,粥类需持续沸腾5分钟以上),剩菜再次食用前务必彻底加热至沸腾。
慎选生冷食品:生鱼片、溏心蛋、未熟透的四季豆等可能含有害细菌或寄生虫,老年人、儿童及孕妇等免疫力较弱人群应尽量少食或不食。
远离高危食材:坚决不食用野生动物、不明野生菌类(如野蘑菇)、发芽马铃薯(含龙葵素)及变质银耳(可能含米酵菌酸)等,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