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强残疾人关爱帮扶和权益保障
就业是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、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。”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持续强化残疾人关爱服务和权益保障,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累计突破230万,已实现就业的残疾人总数超过900万;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稳定在40万人以上,残疾人就业率显著提升近5个百分点;就业更稳定、收入水平更高的按比例就业残疾人数量增长超过20%,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城乡残疾人超过217万人次。
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
在社会保障方面,”十四五”时期,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现全面覆盖;截至今年6月,两项残疾人补贴分别惠及近1188万困难残疾人和1640万重度残疾人;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97%。通过持续开展集中托养、分散照料、居家服务、家庭无障碍改造以及公益慈善组织的帮扶等措施,众多残疾人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特殊需求得到了有效解决和缓解。
科技创新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
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在残疾人康复等领域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。”下一步,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助残科技研发投入,积极营造科技助残的良好环境,通过科技手段赋能残疾人群体,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。”中国残联党组书记、理事长周长奎表示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