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年来,CAR-T细胞免疫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,为众多难治复发性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。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突破,CAR-T疗法如何精准靶向癌细胞?哪些患者适合接受治疗?北京高博博仁医院赵德峰主任为您全面解析CAR-T细胞治疗的关键问题。
CAR-T疗法:肿瘤治疗的新突破
CAR-T细胞治疗(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)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,使其能够精准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的创新疗法。该疗法从患者或供者体内提取T淋巴细胞,在实验室中进行基因改造,赋予T细胞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能力,经体外扩增后回输患者体内,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清除。
CAR-T治疗五大关键步骤
- T细胞采集: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获取T淋巴细胞
- 基因修饰:通过病毒载体导入CAR基因,制备CAR-T细胞
- 体外扩增:在GMP实验室大规模培养CAR-T细胞
- 细胞回输:将制备好的CAR-T细胞静脉回输患者体内
- 严密监护:密切监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并发症

CAR-T疗法适应症范围
目前CAR-T细胞治疗主要应用于以下血液系统肿瘤:
- 难治/复发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
- 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、套细胞淋巴瘤
- 多发性骨髓瘤(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)
- T细胞白血病、急性髓系白血病(临床试验阶段)
- 实体瘤领域:肺癌、肝癌、脑胶质瘤等仍在探索中
CAR-T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
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(CRS)
典型症状包括高热、寒战、肝功能异常、凝血功能障碍等,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。
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(ICANS)
表现为头痛、意识障碍、语言能力下降、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症状,需及时干预。
血细胞减少
治疗后可出现白细胞、血小板下降,增加感染和出血风险,需要积极支持治疗。
CAR-T不良反应管理策略
CAR-T细胞回输后需密切监护2-4周,重点监测指标包括:
- 及时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控制发热症状
- 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
- 严重病例可考虑血浆置换治疗
-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
- 定期输注丙种球蛋白维持免疫功能
CAR-T治疗后的巩固治疗
对于获得缓解的患者,后续治疗选择需个体化评估:
- 存在高危因素患者建议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
- 序贯不同靶点CAR-T治疗巩固疗效
- 联合靶向药物(BCL-2抑制剂、去甲基化药物等)
遗传因素在血液肿瘤中的作用
遗传易感基因与多种血液疾病密切相关,包括范可尼贫血、先天性角化不良、噬血细胞综合征及各类型白血病。基因检测可指导治疗方案制定和移植供者选择。
移植后复发治疗选择
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患者可选择:二次移植、靶向CAR-T治疗、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。
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,CAR-T细胞治疗为血液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。通过不断优化治疗方案,我们致力于让更多患者从创新疗法中获益,重获健康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