控糖不如控油!瘦身先减脂才是关键

体重管理成2025年全民关注焦点 随着”减肥””体重控制”等话 ... 阅读更多
info@yuancu.net

体重管理成2025年全民关注焦点

随着”减肥””体重控制”等话题持续占据社交媒体热搜榜,国家卫健委于今年9月在全国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。此次活动重点推进以”三减三健”(即减盐、减油、减糖,健康口腔、健康体重、健康骨骼)为核心主题,以体重管理为切入点的全民健康行动,旨在传播科学健康理念,普及专业健康知识。本文将重点探讨”减少食用油摄入”的重要意义。

隐藏的热量陷阱:食用油的潜在风险

当网络热议戒糖与低碳水减肥时,一个更为隐蔽却极易导致发胖的热量来源——食用油,正悄然潜伏于日常饮食中。大多数人在减肥时首先考虑控制糖分和碳水化合物,却常常忽略对食用油摄入的管理。实际上,科学控油对减肥效果和身体健康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食用油的热量真相

许多人认为糖类热量较高,但实际上油脂的热量值达到糖类的两倍以上。具体而言,1克糖含有4大卡热量,而1克油脂则高达9大卡。以日常烹饪为例:炒制一盘青菜时若加入20克食用油(约2汤匙),其热量可达180大卡,相当于进行40分钟高强度运动所消耗的能量。由此可见,食用油不像甜食那样直接刺激味蕾,其热量往往被忽视,以更隐蔽的方式为体重”添砖加瓦”。

高油饮食对饱腹感的影响机制

为何专家建议减肥优先控油?除了油脂热量显著高于糖类外,研究数据显示,我国居民每日烹调油摄入量普遍超出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推荐标准(每日25-30克)约50%。这些过量摄入的脂肪容易堆积在内脏周围,增加多种慢性疾病风险。相比之下,我国居民日均糖摄入量仅为9.1克,远低于每日25克的建议上限。

科学解析食欲失控现象

最新研究表明,高油饮食会抑制肠道中NAPE-PDL酶的活性,阻断饱腹信号的正常传递,导致食欲持续旺盛。这一机制科学解释了为何油腻食物往往令人欲罢不能——实质上是脂肪阻断了身体停止进食的生理信号。国际研究还证实,高油饮食会改变人体代谢模式,带来长期健康隐患,包括体重增加、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。

六大家庭控油实用技巧

据统计,中国居民膳食中近半数脂肪摄入来源于烹调用油,因此厨房成为控油的关键场所。专家提出以下实用建议:

厨房控油指南

1. 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,帮助精准控制每日用油量

2. 优先选择植物油烹饪,尽量避免使用动物油脂

3. 多采用蒸、煮、白灼和凉拌等健康烹饪方式,减少煎炸频次

4. 巧用吸油纸去除食物表面多余油脂;火锅涮菜时用热水冲洗表面浮油,可减少约30%油脂摄入

5. 养成阅读食品营养标签的习惯,优选低脂食品

6. 外出就餐时主动要求”少油”烹饪方式

科学控油的注意事项
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控油应遵循适度原则,避免极端戒油。因为油脂与盐、糖同样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,只有过量摄入才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。

如何让孩子刷牙更彻底?

全国爱牙日:科学护牙从正确刷牙开始 9月22日是 ...
info@yuancu.net

为何越来越多人选择两轮出行?

两轮出行为何越来越受青睐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, ...
info@yuancu.net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