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指南:家长如何成为关键防线

家长如何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“守门人”?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。近年来,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重 ... 阅读更多
info@yuancu.net

家长如何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“守门人”?

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。近年来,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重视。当孩子表现出情绪低落或烦躁时,许多家长都会困惑:这到底属于正常的情绪变化,还是需要关注的心理问题?

识别情绪问题的关键指标

天津市安定医院院长徐广明指出,评估孩子的情绪状态时,首先要观察情绪的持续时间和诱发因素。正常的情绪波动通常都有明确原因,比如考试失利、与同学发生矛盾等,这类情绪往往在几天内就能自然缓解。然而,如果孩子的低落、烦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,且几乎每天都出现,与具体事件关联性不强时,家长就需要提高警惕。

关注社会功能是否受损

另一个重要观察点是孩子的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。“简单来说,就是看孩子能否保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。即使有情绪波动,但只要还能坚持上学、完成作业、维持社交,就仍在正常范围内。”徐广明强调。

警惕这些危险信号

当情绪问题明显干扰了孩子的正常生活时,就需要特别重视。比如学习成绩急剧下降、拒绝上学、自我封闭、放弃以往热衷的运动和爱好、生活作息紊乱等,这些都暗示问题可能已经超出了普通情绪波动的范畴。

极端言行的紧急处理

家长还需要密切关注孩子是否有极端言行。徐广明提醒,如果孩子经常说出“活着没意思”、“想消失”等话语,或者家长发现孩子有自伤、自残行为,必须立即采取行动,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。

理解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

专家解释说,“抑郁情绪”、“抑郁症状”和“抑郁症”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。抑郁情绪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反应,通常不影响日常生活。抑郁症状则更为严重,孩子可能持续情绪低落、睡眠饮食失调、消极思维,并对学习和社交产生负面影响。“在这个阶段,通过积极干预和调整,大多数孩子都能够恢复健康。”徐广明表示。

何时需要专业干预

当症状严重、持续时间长,并造成显著功能损害时,就可能符合抑郁症的医学诊断标准,需要接受系统治疗。专家建议,如果家长担心孩子可能患有抑郁症,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,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的精神心理科或心理门诊进行科学评估。早发现、早干预,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方式。

国产CGM监测与慢病数字化管理革新:三诺生物重塑糖尿病管理新路径

联合国糖尿病日:三诺生物展示全球健康管理新布局 ...
info@yuancu.net

从增高到强体,青少年体质怎样稳步增强

青少年健康:从身高增长到体魄强健的全面升级 若将 ...
info@yuancu.net

发表评论